
2021年3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1年第3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批准GB/T 39766-2021 《人类生物样本库管理规范》、和GB/T 39767-2021《人类生物样本管理规范》和GB/T 39768-2021《人类生物样本分类与编码》国家标准发布!

GB/T 39766-2021 《人类生物样本库管理规范》国标于2018年10月11日申报,2019年4月12日立项,由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复旦大学、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上海唐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朗珈同创软件有限公司、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多家单位经过2年多的努力最终完成。GB/T 39767-2021《人类生物样本管理规范》国标于2018年10月11日申报,2019年4月12日立项,由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集冷云(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等多家单位经过2年多的努力最终完成。GB/T 39768-2021《人类生物样本分类与编码》国标于2018年10月11日申报,2019年4月12日立项,由复旦大学、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杭州百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经过2年多的努力最终完成。该三项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帮助规范生物样本库建设与管理,规范生物样本采集、处理、储存和共享等全流程,促进生物样本数据的交换及资源共享,对指导我国生物样本库的可持续运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合理、高效地利用和保护生物样本资源。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协调项目分工,组织制定(含修订),统一审批、编号、发布。
GB/T 39766-2021 《人类生物样本库管理规范》、和GB/T 39767-2021《人类生物样本管理规范》和GB/T 39768-2021《人类生物样本分类与编码》的发布,对生物样本库(生命银行、生物银行、细胞银行、细胞库、精子库、卵子库、组织库)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可有效促进生物样本库的健康发展。
上海张江生物银行由上海张江管委会政府立项,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承担,是正式通过科技部国家人类遗传资源行政许可的综合性生物银行(国科遗办审字[2019]2087号)。
日照生物样本库暨上海张江生物银行日照分行是上海张江生物银行在日照设立的唯一分支机构,是上海张江生物银行重点布局之一。依托总部强大的院士科研团队,打造了高水准、智能化、自动化、专业化、信息化、高度安全的第三方生物样本库(生物银行),实现细胞的“标准化制备”、“规模化生产”和“个性化订制”,做到“存”得放心,“取”得自在、“用”得方便、“花”得更少、“价值”更大。
日照生物样本库暨上海张江生物银行日照分行自成立初期就确立了行业规范,从硬件到软件,从流程到细节都严格遵守行业规则,自觉接受相关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稳健安全的行业氛围。中国生物安全法执行之后,更会坚决遵守法律法规,并保证在严格的规范框架内,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提升整体运行效率,促进行业良性循环,优化布局。同时,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客户,回报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