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秋分】一叶落知天下秋,养生正当时!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表示秋季中间。 然而这个时节,人们最容易生病。由于季节交替,昼夜温差增大,气温不稳定,加之空气干燥,很容易对身体造成影响,人体的呼吸道系统、热平衡系统调节失衡,各种疾病就会趁虚而入,或者引起许多慢性疾病的复发。 因此,以下这几类疾病一定要警惕!! 呼吸系统疾病
秋分后天气转凉,冷空气会刺激皮肤,人体免疫力下降,如果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等问题。 在这段时间内,慢性气管炎的患者要格外注意了,尤其是中老年人,他们对气候的变化更为敏感,秋天气候干燥,有呼吸道疾病病史的人群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尤其是润肺生津的食物比如雪梨,必要的时候家中也可以备一台空气加湿器。
消化系统疾病
在夏季,人们为了防暑降温,往往生食大量瓜果、寒凉食物,损伤脾阳,脾阳不振,秋分后,一定要忌口了,常言道“秋瓜坏肚”,一定少吃寒凉食物,避免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 建议常带一件外套以备早晚之需,尤其注意腹部、腰部、脚部保暖,还可以家中备一些肠胃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
过敏性鼻炎
秋季空气比较干燥,风力也比较大,花粉、尘埃都弥散在空气中,易引起过敏。另外,秋季温度湿度适宜螨虫的繁殖,也易引起过敏。 过敏性鼻炎除了鼻塞,频繁打喷嚏,流涕,引起睡眠障碍等表现,往往还会伴随有头痛、眼痒、注意力下降、精神不振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增加机会性感染而引发鼻窦炎、中耳炎,更有甚者演变为过敏性哮喘。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是佩戴口罩,远离过敏原,如果不放心,可以做一个过敏原检测,有针对性的进行脱敏治疗。 皮肤病
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 这时皮肤角质层含水量一般是在20-30%。含水量低于10%时,角质层的正常代谢无法进行,功能受到影响,皮肤就像干涸的土地一样会变得粗糙紧绷,出现干燥脱屑和缺水的小细纹,如果护理不正确,容易引发瘙痒等皮肤问题。 还有可能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瘙痒、干裂、流鼻血等症状,甚至皮炎湿疹。在干燥的季节,保湿护理是关键。
心脑血管疾病
立秋之后,当午间温度高时,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如不及时补充水分,血液粘稠度过高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因此,这个阶段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 为避免中招,我们该怎么做呢?
饮食宜甘润 整个秋季,滋阴润燥一直是不变的主旋律。 在秋分前后,饮食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桂花、柚子、梨、莲藕、荸荠等都是很好的应季食品。 揉四心 所谓“四心”即手心和脚心。 用润肤液在两手心里揉动,再放到脚心里揉动,左手揉右脚,右手揉左脚。 秋天按揉四心,可以使手脚干燥、龟裂的皮肤得到缓解,同时也能预防秋燥。
大笑养肺 中医有“常笑宣肺”的说法,所以秋季可以经常笑一笑,甚至大笑,使肺扩张。 人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还可以可吸收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随着流畅的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适当运动,以“收“为主 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特别是登山,可以改善人体的循环系统,增加肺活量,激发快乐和活力。登山还可以配合呼吸,这样可以加强肺部循环功能,更能加速人体代谢过程。晚间适当温水泡脚,健脾养胃,逼出体内寒湿,全身通畅睡得香! 围巾保护喉咙口 慢性鼻炎、咽喉炎及气血管炎的患者在这个时期要格外注意颈前部保暖,扣紧衣扣,还要带上暖和的围巾,减少发病的几率。 金秋之季,祝大家健康又轻松的度过这个秋天!
我公司可提供哪些服务? 目前我公司主要开展新生儿干细胞、成人免疫细胞、生物大分子、病理组织等存储、制备、检测、科研工作。 更多疑问或需求可直接联系我们的客服热线实时在线沟通。 电话:0633-6118866;0633-6118877。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