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干眼症I干细胞成为治疗干眼症新利器最近,扫黑除恶题材电视剧《狂飙》作为开年首部爆款国剧。剧中有一幕非常有趣,高启强为了挽回大嫂陈书婷,称自己得了绝症想要再见一面,掏出病历赫然写着“干眼症”,着实让人啼笑皆非。 那么问题来了,干眼症真的是绝症吗?真的没有什么治疗方法吗?
关于干眼症 干眼症是由于泪液的质和量或流体动力学异常而导致泪膜不稳定性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症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常见症状包括眼疲劳干涩,眼痒,视物模糊,异物感,灼痛感。 《中国干眼专家共识(2013年)》将干眼症分为五类:水液缺乏型干眼如干燥综合征 (SS)等免疫相关性干眼、蒸发过强型干眼、黏蛋白缺乏型干眼、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混合型干眼。 据我国现有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干眼症发生率为21%~30%。由此推算,我国至少有3亿人患干眼症,平均每5人中可能就有1-2名干眼症患者。由于环境污染、荧光屏的广泛使用,我国干眼的发病率还在进一步提高。干眼可造成视力模糊、眼表损害,甚至继发角膜溃疡危及视力,极大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干眼症的治疗多以缓解患者症状为主,包括眼部润滑剂、口服必需脂肪酸补充剂、眼睑卫生和温热敷、泪点闭塞、睑板腺阻塞的各种治疗、外用抗生素、外用皮质类固醇、外用促泌剂、外用非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药物和巩膜隐形眼镜等等。尽管目前有多种治疗选择,但这些疗法的效果有限。 干眼症是免疫炎症介导的常见眼表疾病,其机制尚不清晰,但泪腺和眼表炎症在干眼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除药物和通过医疗器械对干眼症症状进行缓解外,临床上也尝试用间充质干细胞来治疗此类疾病。
干细胞治疗干眼症 间充质干细胞 (MSCs)是一种来源于中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具有免疫原性低、易于获取和扩增等特性,在异体、异种移植中无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MSCs可以抑制炎症细胞浸润、炎性因子释放,促进Th1细胞向Th2细胞分化,激活Tregs细胞,刺激上皮细胞再生。MSCs的这些特点,为干眼症的调理提供了可能。 作用机制 1、抗炎作用 MSCs通过调控抗原提呈细胞及多种淋巴细胞的分化,进而调控细胞因子水平,起到抗炎作用。 2、免疫调节 MSCs能降低Th1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如IFN-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增加Th2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如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同时MSCs能够诱导机体产生Tregs,促进 Tregs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形成一个免疫抑制的环境。 3、组织修复 研究表明MSCs可以保护结膜杯状细胞及角膜上皮微绒毛结构,对泪腺腺体有修复及保护作用。 临床研究案例 近期一项初步临床研究探索了干细胞上清液治疗干眼症的效果,该项研究发表于《Clinical Ophthalmology》杂志上。 这是一项前瞻性试验研究。该项研究共招募了22名严重干眼症患者,其中5名患者无法参加,最终共有17名患者的34只眼纳入该项研究中。 该项研究采用异体角膜上皮干细胞,收集角膜上皮干细胞的培养基上清,通过无菌测试后应用于严重干眼症患者治疗。治疗包括患者自行局部滴注角膜上皮干细胞上清液,每天四次,持续治疗 12 周。在治疗前4周、治疗4周、8周、12周和治疗后12周时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 研究人员使用干眼标准化患者评估SPEEDTM问卷、眼表疾病指数(OSDI)和VAS疼痛评分对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价,使用TMS-4 Topographer对患者双眼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指数和泪膜渗透压进行检测。 研究结果显示,干眼症患者经角膜干细胞上清液治疗后,主要结果变量(SPEEDTM问卷评分)比治疗前显着提高了平均 4.7 分(23.0%),OSDI评分比治疗前平均提高 10.9 分(17.1%),VAS 比治疗前平均提高 1.1 分(14.1%)。 这17名患者在治疗期间和随访时间间隔期间,没有患者出现任何干眼症病情恶化。患者双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泪膜渗透压显示出改善趋势,但未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客观临床测量也均未显示显着变化。 将患者治疗前4周相对于即刻治疗前指标变化程度与即刻治疗前和相对于治疗12 周时平均治疗后指标变化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出患者症状显着改善。此外,与治疗完成后 12 周(从最初开始治疗时的基线开始 24 周)进行了延长的随访比较,该时间点显示出与基线的小幅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 在研究期间没有发现严重副作用或不良事件。2名患者报道有短暂的刺痛/灼热, 1名患者出现瘙痒症状,1名患者在研究间隔期间出现结膜下出血。此外没有可观察到其他不良事件与干细胞治疗相关。 该项研究表明角膜干细胞上清液治疗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善严重干眼症患者的症状,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且安全性较好。我们也期待着有更全面更长期的临床研究对干细胞治疗干眼症进行深入的研究,期待着干细胞为干眼症患者带来治疗的福音。 |